查看昭通旅游地图 昭通云南文学上崛起的昭通作家群——昭通地图全图高清版
云南文学上崛起的昭通作家群
改革开放以来,以昆明为中心的云南文学地图,是五彩斑斓的。如果我们用粗线条勾勒这30年的变迁、起伏、发展,会发现许多作品、作家、诗人、事件在其中升沉跌宕,再度鲜活起来。事实上,除了全国轰动的有影响的作品外,绝大多数作品都默默无闻地消融在岁月的长河中波澜不惊。 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盘点、梳理、打捞,我们有份惊喜,也有诸多的遗憾。然而这是我们自己走过的与时代同步的路。这一文学的历程永远地刻印在这份地图上了。我们回眸,寻找这份地图上的节点和标高。 远去的辉煌 1949年,云南当代文学出现了以寒风、冯牧、白桦、彭荆风等为代表的军旅作家所开创的辉煌时期,寒风的中篇小说《党和生命》1950年就上了《人民文学》,影响极大,成为那个时代文学写作的一道标杆。 同今天的状况相似,文学是以电影为载体得以实现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的。彭荆风(与林予、姚冷及陈希平合作)的《边寨烽火》和《芦笙恋歌》,白桦的《山间铃响马帮来》,林予的《孔雀飞来阿佤山》,以及其后的季康、公浦的《两个巡逻兵》、《摩雅傣》,王梅定的《锡城的故事》,洛水的《勐垅沙》,1960年代初还有根据刘澍德小说《桥》改编的《两家人》,杨苏(同李鉴尧、王家乙合作)的《景颇姑娘》等,将这个辉煌推向顶点,使云南成了全国瞩目的文学、电影大省。这些电影,多半是从作家们的小说改编过来的。可以说文学是电影的母体,是一剧之本。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,电影是最强势的传媒,它将文学放大为金字塔的顶峰。在电影的光环下,小说和诗歌的创作有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态势,于是就出现了文学、电影双丰收的黄金时代。 昭通作家群的崛起 云南文学的复苏是从1978年开始的。 这一年起,云南作协恢复了工作,《昆明铁道》的《彩练》文艺副刊和《绿灯》诗专版率先开办,《边疆文艺》复刊,1979年《滇池》创办,接着《个旧文艺》、《金沙江文艺》、《石林》、《思茅文艺》、《玉龙山》、《临沧文艺》、《孔雀》、《版纳》等十余种市级和地区级文艺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。报刊的创办和复刊标志着一个文学新时期的到来。 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校园诗人是这份文学地图的亮点。肇始于1980年代的云南校园诗人,以于坚为代表,李勃、费嘉、彭国梁等人也属于这一创作群体。若干年后,韩旭、危辰、雷平阳等人成为后继者。从《尚义街六号》,到《零档案》、《啤酒瓶盖》、《在牙科诊所》,于坚从对世界的独特认知到诗歌内容的特殊表达,率先创造了于坚体的“口语诗”,其后他写了大量感悟独特的散文。于坚也因此成为在当下中国文坛,能够代表云南发出声音的最重要的一人。 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曲折坎坷和摸索发展,云南文学在新的世纪,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的迹象。 首先是有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出现了,这就是昭通作家群的显现。云南文坛历来有关于作家群的划分,大体有:昆明作家群、曲靖作家群、哈尼族作家群、太阳鸟儿童文学作家群。昭通作家群的崛起一直受到文学界的关注和研讨。这个群体的出现让人吃惊,因为它的人数众多并各有实力,整体的创作潜力处于一个较高的层次上,其强悍的文学生产力不得不令人侧目。他们中除了以诗得名的雷平阳、樊忠慰、贾薇、陈衍强、郎启波外,尚有以小说为主业的曾令云、蒋仲文、邹长铭、杨昭、夏天敏、潘灵、刘广雄、黄玲、吕翼、胡性能、徐兴正、张仲全等。李骞、宋家宏则以文学批评家的身份为人所知。昭通作家群在云南文学中的地位,可以从下面一个统计数据中看出端倪:早在1999年底,在云南省作家协会首期聘任的23位签约作家中,就有8位是昭通本土或昭通籍的作家。另据统计,2001年云南作家在全国大型期刊发表的作品总量中,昭通作家占了73%。 夏天敏是这个群体近年来最广为人知的小说家。他首获鲁迅文学奖,使云南文学在全国性的文学重要奖项中有了新的突破。此外,这个群体的其他作家,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,其中大部分作家都具有极可观的创作潜力,使云南文学获得了一种新的希望与期待。 在文坛上以诗歌写作为人所熟知的雷平阳,也是近年来声誉卓著的来自昭通的作家。2003年获第二届华文青年诗人奖。其后,《诗刊》、《青年文学》、《天涯》、《人民文学》都发了他的专栏,多次获奖。2007年,获《南方都市报》华语传媒大奖。在中国当代诗人群体中享有一席之地。 雷平阳也是一位多产的散文作家。2000年后,雷平阳连续出版了《风中的群山》、《像袋鼠一样奔跑》、《普洱茶记》、《云南黄昏的秩序》、《我的云南血统》等散文集。在收入该书的这些早期作品中,一个隐忍、负重而又谦卑的写作者形象已经清晰可见。 潘灵也是一位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昭通作家,他以前就有不少作品面世,近些年他到滇西的保山市挂职,在两年的挂职体验生活过程中,深入生活,创作了《翡暖翠寒》和《泥太阳》、《市信访局长》三部关注历史与现实的长篇小说。《翡暖翠寒》出版后被立即改编成了电视剧在各大电视台热播,观众好评如潮。《泥太阳》作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向改革开放30周年献礼的重点图书出版后,受到了文坛的高度关注。 昭通作家群里,名气不大,但作品品质完全可以进入全国一流的两位小说家是胡性能和徐兴正。昭通作家的小说在观念上一般都比较乡土,但胡的小说却比较现代派,后来他就走得更远,成了后现代。胡性能后来的小说,受了法国新小说的影响,而他自己也说,他最喜欢的作家,除了川端,就是罗伯·格里耶。他喜欢后者的《橡皮》。他有一组小说,没有收进他的小说集,总标题叫《日常生活的景象》,是中国化了的法国新小说。这是一个认真研究过“现代小说”究竟为何物的小说家,他似乎每一篇小说都要放在肚子里酝酿很久,然后才像妇女生小孩一样把小说写出来。这样生出来的小说,当然是可以活许多年的,剩下来的事情,就是读者和评论家的事了。 徐兴正是胡性能的读者之一,同时本人也是一位严肃的作家。徐兴正对待小说写作态度,比起他的前辈作家胡性能来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,这一点从他不断焚烧自己的手稿这一行为上也看得出来。云南30年来的文学应该为有了胡性能、徐兴正这样严肃的作家感到庆幸,因为如果少了这二位,云南当代作家的小说水准与全国接轨可能就会比较困难。当然,在青年作家里面,除了他们二位,云南还拥有不少颇具专业精神的优秀小说家,张庆国、王坤红、雷杰龙,把他们放置在当代最好的小说家里面也是毫不逊色的,尽管他们都没有显示出与自身实力对等的读者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。 或改写文学地图的网络写手 |
上一篇:小型客车C37昭通市品鉴乐购会盛大开幕 | 下一篇:云南昭通 41个旅游小镇两年内将亮丽迎客 |